Wednesday, May 21, 2008

他们的故事--感动中国,感动世界

“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这是一位用生命庇护孩子的母亲的临终遗言。这已经成为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其实还有更多人间真情发生在 抗震救灾的现场。


这些故事不该被瓦砾掩埋,不该让悲痛遗忘,让我们一一记录那些感人的瞬间。。。






Attachment: Hero.pps

40 comments:

Gwen Tan said...

“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


5月13日中午,救援队员发现她的时候,她已经没有了呼吸。透过一堆废墟的间隙,可以看到她双膝跪地,整个上身向前匍匐着,双手扶地支撑着身体…… 救援队员从空隙伸手进去,确认她已经死亡,又冲着废墟大声呼喊,没有任何回应。这是震后的北川县,还有很多人在等待着救援。救援队走向下一片废墟时,队长好像意识到什么,忽然返身跑回来,他费力地把手伸进她的身下摸索,高声喊,“还有个孩子,还活着!”


抢救人员抱着被母亲用生命换回的孩子

  一番艰难的努力后,人们终于把孩子救了出来。他躺在一条红底黄花的小被子里,大概有三四个月大,因为有母亲的身体庇护,孩子毫发未伤。

  随行的医生过来准备给孩子做些检查,发现有一部手机塞在被子里,医生下意识地看了一下手机屏幕,发现屏幕上是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看惯了生离死别的医生,在这一刻落泪了;手机传递着,每个看到短信的人,都落泪了……

  大灾难面前,母爱,孕育了一个个看似不可能的奇迹。

Gwen Tan said...

求求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我还能再救一个!

刚刚接通了一位采访过我的四川记者朋友的电话,她刚刚从绵竹退下来,这个娇小的丫头在电话里和我讲了她眼见的情况,她只用了四个字形容,就是:“世界末日。”她说她几乎无法工作,眼泪就没有停过,太惨了,一片一片的废墟,到处是哭喊的声音,救援队发了疯一样的救人,然而往往救不了,跟着去的摄影只了拍一张照片,就扔下相机去帮忙,因为那情景让你不可能站着看着。
  
  她和我说,她在一个学校现场看到了她永远不会忘记的一幕,学校的主教学楼坍塌了大半,当时正在上课,几乎有100多个孩子被压在了下面。全是小学生。一些似乎是消防队员的战士在废墟中已经抢出了十几个孩子和三十多具尸体,看着那些小小的,带着红领巾却再也无法睁开眼睛的孩子,她说她突然觉得自己说话的勇气都没有了。
  
  然而就在抢救到最关键的时候,突然教学楼的废墟因为余震和机吊操作发生了移动,随时有可能发生再次坍塌,再进入废墟救援十分的危险,几乎等于送死,当时的消防指挥下了死命令,让钻入废墟的人马上撤出来,要等到坍塌稳定后再进入,然而此时,几个刚才废墟出来的战士大叫又发现了孩子。
  
  几个战士听见了就不管了,转头又要往里钻,这时坍塌就发生了,一块巨大的混凝土块眼看就在往下陷,那几个往里转的战士马上给其他的战士死死拖住,两帮人在上面拉扯,最后废墟上的战士们被人拖到了安全地带,一个刚从废墟中带出了一个孩子的战士就跪了下来大哭,对拖着他的人说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求求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我还能再救一个!
  

“求求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我还能再救一个!”

——被迫撤离的消防战士跪地落泪


  看到这个情形所有人都哭了,然而所有人都无计可施,只眼睁睁的看着废墟第二次坍塌。后来,那几个小孩子还是给挖出来了,但是却只有一个还活着,看着那些个年轻的战士抱着那个幸存的小女孩在雨中大叫着跑向救援所在的帐篷的时候,她已经泣不成声。
  
  我无法想象这在电话中已经如此惊心动魄的情形在当时是怎么样一个悲壮的场面,我只知道这是真实的,而且,在现在,在震中地区,这样的事情还在重复的发生着,就在今夜,我坐在舒适的房间内,第一次意识到我是否应该做些什么,虽然我不可能到现场去,但是我是否应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转载自:http://www.bwqcw.cn/blog/?p=370
  

凌 鳥神 said...

願生西方靜土中 ,
九品蓮花為父母 .
花開見佛悟吾生 ,
不退菩薩為伴侶 .

祝願往生者早登極樂 ; 在世者好好活下去 .

Gwen Tan said...

救出学生却永远失去女儿

  5月14日7时30分,这是令北川县第一中学教师刘宁永远悲恸的时刻:念初三的女儿终于从水泥断块下被“掏”出来,但却永远离开了他。这个外表粗犷的坚强汉子,在睹见女儿遗体的一刹那,突然情绪失控,放声大哭。悲怆之情,令包括记者在内的周围人潸然泪下。


  这个在5月12日大地震中失去女儿的教师,却在地震发生时刻,机智勇敢地保护了自己班上59名学生,使他们安全脱险。


  刘宁是北川县第一中学初一六班班主任。地震发生的时刻,刘宁正带领自己59名学生在县委礼堂参加“五四”青年庆祝会。“礼堂突然在晃动,而且越晃越厉害。”经验丰富的刘宁马上意识到发生了地震。他招呼同学们不要乱跑。“县委礼堂的椅子离地较高,我叫学生立即就地蹲进结实的铁椅子下面,千万不要乱动”刘宁说。


  正是刘宁老师在关键时刻的冷静,全班59名同学中只有两个受了轻伤。


  当时的情形是,礼堂发生部分坍塌,沉重坚硬的横梁和砖头水泥雨点般向下砸,“学生们躲在椅子下面,牢固结实的铁椅子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保护作用。”刘宁回忆说。


  初一六班一名学生心有余悸地向记者描述当时场面:我蹲在椅子下面,听见屋顶垮塌掉下来的横梁砖头砸在铁椅子上面发出的砰砰声,非常害怕,护在我身上的铁椅子每被砸一下,我的心都要剧烈地抖一下,“我好害怕铁椅子被砸穿哦”,几分钟之后,屋顶坍塌的重物终于停止向下砸。地震暂时过去了。


  就这样,59名学生奇迹般得救了。但刘宁老师在救援学生时,双手被坚硬的水泥划得鲜血淋漓。


  刘宁说,我们跑出县委礼堂时,发现整座县城几乎被夷为平地,往日的高楼现在成了一个巨大的水泥瓦砾垃圾场。到处是呻吟的声音,满目是被砸倒在地的人群。“学校肯定也出事了,我们赶紧往学校方向跑。”


  跑回学校时,刘宁惊呆了。两座教学楼垮塌,其中一座被地震完全“粉碎”。刘宁说,要知道,这个校区有2600多名学生。后来刘宁才得知,被压在废墟下面的学生有1000名左右。


  刘宁的宝贝女儿刘怡,在北川县第一中学念书,她当时也被压在废墟下面。


  幸存下来的教职员工投入紧张的救援工作之中。刘宁在抢救其他学生的同时,每次经过女儿被困的废墟时,感觉一阵阵巨大心痛袭来。女儿被压在巨大的水泥板下面,由于缺乏大型吊车机械,暂时还无法救援。


  女儿刘怡所在的初三一班,在二楼,地震发生后,她被压在课桌下面。“据同样困在里面的同学喊话,女儿还活着,只是脚受了伤。”刘宁说,但形势很快发生变化。由于这两天余震不断,女儿被困的空间已经被新塌下来的东西挤占,可爱的女儿永远回不来了。


  此时,我相信我们大家此时最想对刘宁老师说的话是:老师!我们都是你的儿女!

Gwen Tan said...

汶川11岁小女孩骨折仍坚强:请你们去救其他人

  “谢谢!谢谢你们为我治疗!但不要这么多人留在我身边,请你们去救其他人吧!”年仅11岁、在四川汶川映秀镇读书的小姑娘康洁,被学校的瓦砾压至右脚骨折,与外界断绝联系3日3夜后,15日终被直升机救起送往成都的医院救治。当5名医护人员为她缝针之际,康洁却请求医护先救助别人。她的坚强懂事令医护人员热泪盈眶。

  康洁原在震央映秀镇一所小学念六年级,地震发生后校舍倒塌,她被瓦砾掩盖,几经艰辛,自行从废墟中爬出。康洁15日在医院忆述,当时她听到多名老师惨叫,她于是联同其它生还者循声徒手拨开瓦砾,终救出了几个老师。

  其实康洁伤势不轻,她右脚骨折,被瓦砾割开8厘米长的伤口。她难过地说:“我和妈妈其后在校园重逢,妈妈只受轻伤,但她告诉我,爸爸救人时牺牲了自己的性命!”由于交通中断,母女二人被困在夷为平地的映秀镇逾70小时,至15日直升机到来,康妈妈抱着爱女奔向直升机,亲手把康洁交予救援人员照顾,自己则留在灾区。

  直升机把康洁送往位于成都的四川省人民医院,5名医护人员边为她缝针边安慰她:“别怕,你安全了。”坚强的小妮子没流过半滴眼泪,更向医护人员说:“请不要这么多人留在我身边,你们去救其它人吧!”众医护人员见康洁坚强懂事,无不动容。

Gwen Tan said...

新华网德阳市汉旺镇(四川)5月14日电(新华社记者孙闻、田雨)“那四个娃儿真的都活了吗?昨天晚上就听说有个老师救了4个娃儿,我哪知道就是你……”张关蓉扑到丈夫的遗体上放声恸哭。

深夜的德阳市汉旺镇,冷雨凄厉,悲声四处,呼啸而过的救护车最能给人带来一丝慰藉,那意味着又有一个生命在奔向希望。

5月13日23时50分,救护车的鸣笛声响彻汉旺镇——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的救援人员在德阳市东汽中学的坍塌教学楼里连续救出了4个学生。

“我侄女是高二一班的学生,要不是有他们老师在上面护着,这4个娃儿一个也活不了!”被救女生刘红丽的舅舅对记者说。

“那个老师呢?”

“唉……他可是个大好人,大英雄噢!”说着,刘红丽舅舅的眼圈红了。他告诉记者,那是一位男老师,快50岁了。

13日一早,设在学校操场上的临时停尸场上,记者从工作人员手中的遗体登记册里查到了这位英雄教师的名字——谭千秋。他的遗体是13日22时12分从废墟中扒出来的。

“我们发现他的时候,他双臂张开着趴在课桌上,身下死死地护着四个学生,四个学生都活了!”一位救援人员向记者描述着当时的场景。

谭老师的妻子张关蓉正在仔细地擦拭着丈夫的遗体:脸上的每一粒沙尘都被轻轻拭去;细细梳理蓬乱的头发,梳成他生前习惯的发型。谭老师的后脑被楼板砸得深凹下去……

当张关蓉拉起谭千秋的手臂,要给他擦去血迹时,丈夫僵硬的手指再次触痛了她脆弱的神经:“昨天抬过来的时候还是软软的,咋就变得这么硬啊!”张关蓉轻揉着丈夫的手臂,恸哭失声……

就是这双曾传播无数知识的手臂,在地震发生的一瞬间从死神手中夺回了四个年轻的生命,手臂上的伤痕清晰地记录下了这一切!

“那天早上他还跟平常一样,6点就起来了,给我们的小女儿洗漱穿戴好,带着她出去散步,然后早早地赶到学校上班了。这一走就再也没回。女儿还在家里喊着爸爸啊!”张关蓉泣不成声。

“谭老师是我们学校的教导主任,兼着高二和高三年级的政治课。”陪着张关蓉守在谭老师遗体旁的同事夏开秀老师说,“在我们学校的老师里他是最心疼学生的一个,走在校园里的时候,远远地看到地上有一块小石头他都要走过去捡走,怕学生们玩耍的时候受伤。”

操场上,学生家长按当地习俗为谭老师燃起了一串鞭炮……



5月14日,张关蓉在擦拭丈夫谭千秋的遗体。

Gwen Tan said...

爸爸妈妈你们在哪儿?

  李春春5岁,一个人占着医院的一张床。同一病房里的家属们说,这孩子可怜,父母到现在没有音讯,可能都没了。

  一有人问起她的情况,李春春就掀起背心,让看她肚皮上的字。这是一位送她来的警察帮她写的,写的是李春春的名字和她父亲的名字:李华益。

  李春春穿着一件粉色的小毛背心,梳着两条辫子,辫子上打着黄色的发结。“头发是妈妈梳的。”李春春说,但从地震发生后,她就再也没见到妈妈。

  小姑娘是安县小坝子乡的人,在她的记忆里,地震发生时,她正和奶奶一起去幼儿园的路上。“石头砸我,砸我的脑袋和眼睛。警察叔叔救出来的。”

  “奶奶呢?”

  “奶奶没了。”

  还是无忧无虑的年龄,除了偶尔会说“想爸爸,想妈妈”。李春春也会扳着手指,数她爱吃的东西:苹果、香蕉、橘子,还有鱼。问她10加2等于几,数了半天手指,然后告诉你:等于6。

  李春春说,她在幼儿园读中班,那天下午老师是要教她们唱歌的,她还唱了一段老师教过她的歌:“小板凳呀摆一排,小朋友们坐下来,坐呀坐下来。”

  李春春脸上还有一片片的伤痕,护士告诉她痒了也不要抓,她很听话。有时就不停地扯自己的袜子。

  同一病房的家属们说,这孩子是个好孩子,从来不哭不闹,很活泼,给她什么就吃什么,也不挑食。

  李春春拿起一包志愿者送的纸包装奶喝起来,喝完了她说:“我想妈妈。”

凌 鳥神 said...

中國四川這一震 , 聞者心痛 .
災民們除了面對生離死別 , 現在更是嚴缺帳篷供安置災民們 .
而未來的修復重建 , 更需要長遠規劃 .
歡迎各位慷慨解囊 , 捐助遠在它方受難的災民們 .

為方便善款肯定交付 , 請跟隨以下步驟認捐 .

(一) 支票或匯票請劃線注明支付 YAYASAN NANYANG PRESS(CHINA PRESS) . 支票或匯票背後請誌明 " 四川大地震賑災基金 "

(二) 義款享有扣稅便利 . 捐款人請附上中英文姓名 , 地址及聯絡電話 , 方便寄上收據 .

歡迎將支票郵寄至以下地址 .

中國報慈愛人間 NO . 80 , JLN RIONG off JLN BANGSAR , 59100 KL .

Joey Chong said...

I've read & seen a lot of the news, each story really touches me, and I drop my tears.

纖維 josh said...

thnk u sis for sharing many real story ,sad n touching,

Wan Yen Chuah said...

everytime i read their news...
really feel "xin tong" .... !!
especially when seeing all the children... . :(

Jane yu said...

不能再看了...我會承受不了..老實說我比任何人都軟弱..我不行了..我會崩潰

凌 鳥神 said...

堅強面對 ; 何況並不是發生在我們身旁已屬萬幸 .

Jane yu said...

不可以想著慶幸..

凌 鳥神 said...

看過一本寫未來世界的書籍 :
當人類太多的時候 , 自然環境就會來收拾 ........

Jane yu said...

太過於悲了

Gwen Tan said...

和Joey一样,看到报章上的这些故事,看得我哭得眼睛红红的。

所以想让这里成为个记录,让大家记得这些伟大的平凡人。让大家也藉此提醒自己珍惜所有的。大家看到感人的故事,也可以在这里分享哦!

Gwen Tan said...

不是庆幸。。只是珍惜我们还活着的机会。

Gwen Tan said...

母罹难,女婴含乳头活了

龚晋是一名年轻的妇科医生,在中山大学附属东华医院妇科工作。5月12日刚好飞抵成都探亲。5月13日,龚晋来到重灾区都江堰参与救援,他在现场的身份是一名普通的志愿者。三天来,他抢救近200名伤者。回忆起连续几日的救援场景,龚晋不胜唏嘘。

5月13日下午,都江堰河边一处坍塌的民宅,数十救援人员在奋力挖掘,寻找存活的伤者。突然,一个令人震惊的场景出现在了龚晋眼前:一名年轻的妈妈双手怀抱着一个三四个月大的婴儿蜷缩在废墟中,她低着头,上衣向上掀起,已经失去了呼吸,怀里的女婴依然惬意地含着母亲的乳头,吮吸着,红扑扑的小脸与母亲粘满灰尘的双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我们小心地将女婴抱起,离开母亲的乳头时,她立刻哭闹起来。”龚晋说,看到女婴的反应,在场者无不掩面。

“我无法想象,一个死去的妈妈还在为自己的孩子喂奶,从母亲抱孩子的姿势可以看出,她是很刻意地在保护自己的孩子,或许就是在临死前,她把乳头放进了女儿的嘴里。”龚晋掩面而泣。一个三十岁的年轻小伙子,在妇产科见惯了初生的妈妈给自己孩子喂奶的场景,而此时此刻,这样一个幸福的场景却让他产生无法抑制的悲恸。

5月16日,龚晋加入了广东省第二批医疗救援队,在绵阳周边展开了医疗救援工作,开始以一名医生的身份投入“战斗”,他在现场以更加坚强的声音去鼓励那些伤者:放心,你们要挺住。

Gwen Tan said...

代课老师杜正香临死胸前护着三个幼小学生

 “挖出来了!挖出来了!杜老师找到了!”震后一直守候在南坝小学校门口的老师和家长们围拢上来。


  5月14日10时,震后第三天,当解放军官兵掀开因地震完全坍塌的绵阳市平武县南坝小学的一根钢筋水泥横梁时,眼前的一幕震撼了在场的每一个人——一位死去多时的女老师趴在瓦砾里,头朝着门的方向,双手紧紧地各拉着一个年幼的孩子,胸前还护着三个幼小的生命。


  人们口中说的杜老师叫杜正香,是南坝小学学前班中班的代课老师,不过孩子们更喜欢摇着她的手喊她“杜婆婆”,其实杜老师今年才48岁。


  “看得出她是要把这些孩子们带出即将倒塌的教学楼,她用自己的肩背为孩子们挡住了坠落的横梁。”参与搜救的解放军战士说,杜老师以生命守护的五个孩子最终没能生还,这可能是她唯一的遗憾。


  “小心挖,注意保护杜老师的遗体。”这句话在搜救人员中互相传递。


  “杜老师要不是为了救学生,自己一个人肯定能跑出来。”她的同事语文老师杨树兰说,“可我知道,她肯定不会扔下自己的学生们。”


  5月12日地震发生时,杨树兰正在学校的宿舍午休,当她连滚带爬跑到操场上时,正好看见杜正香一把将送小孙子上学的严明君老太太祖孙俩推出了摇晃中的教学楼,转身冲进一楼的教室,连抱带拉救出几个孩子,之后她又冲进了已是烟尘滚滚、不停摆动中的教学楼。这是杨树兰和其他人最后一次看到杜正香老师的身影……


  位于平武县腹地的南坝镇是此次地震的重灾区之一,由于桥梁坍塌和山体滑坡导致与外界的交通完全中断,水电通讯也彻底瘫痪,成了与世隔绝的震后“孤岛”。南坝全镇大部分房屋倒塌,剩下的也都成了危房。


  南坝小学是南坝镇伤亡最为惨重的,两座3层高的教学楼全部倒塌,全校870多名学生中142人死亡,170多人失踪。


  王全香老师说,同样在一楼的学前班大班的三四十个孩子都自己跑出来了,可是杜正香班上的孩子都太小,肯定被剧烈的地震吓呆了跑不动,要不然杜老师也不会跑进去那么多次,她舍不得自己的孩子。


  杜老师的丈夫严正明回忆起自己的妻子,哽咽里还有骄傲:“我知道她一定会那样做,她一直对学生们很好。”


  和四川其他边远山区村镇一样,南坝镇绝大多数的青壮年都外出打工了,家里只剩下老老小小。爷爷奶奶们也都放心把自己的孙子孙女交给她照顾。孩子们都亲热地喊她“婆婆”,特别熟的就干脆叫她“老杜”,她也不介意。


  杜正香对孩子好是出了名的,她已经在南坝代课20多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她还是附近落河盖的社长,为人好是出了名的。


  这次地震,杜老师班上的孩子获救的并不多,可是家长们都没有怨言,“都知道她对孩子好,怎么能怪她”。


  14日下午,全镇幸存的村民自发为杜正香出殡,队伍从山上拉到山下,他们都要来送送这位好老师。(记者陈君 丛峰 张崇防)

Joey Chong said...

不管心情有多沉重,有多难过, 有多心酸,我还是会继续看下去。
我要知道他们的需要,也许我给不了多少的帮助,但是我会尽量给予 支持和帮助。
看到四川灾难让我更加珍惜自己的生命,看到那些小朋友年纪虽小却懂得勇敢面对和坚强求生,那些伟大的老师牺牲自己只求保护学生们的周全,那些灾民大难临头却没有丢下身边的人,那些冲锋陷阵的救灾将士们不怕危险继续挖掘生还者。。。。等等,每一个故事都让我流不少的眼泪,我在他们的身上看到了爱。
我和很多人一样在这里为他们祈祷,为他们加油。

Gwen Tan said...

女教师尸体保护孩子:她才21岁 刚参加工作半年

  今天终于作为志愿者,能到山上救助受灾的乡亲。前往龙居小学,一路上遇到好多解放军,忽然心里觉得很有力量和信心。看到他们疲惫的身影,心底涌出从未有过的感动。来到学校以后才知道救援工作已经基本要结束了。一进学校,就有一股股臭味扑面而来,一栋三层楼的教学楼,只剩下一层半。旁边的操场上还摆放着两具小孩子的尸体等待认领,一男一女。女孩子满脸是血。男孩子,我不敢看,因为好像头部只剩下一半了。没一会儿,小女孩身旁就跪着一个男人,默默的烧着香。一个老太太哭奔着而来,声音中全是狂乱。工作人员只是将政府的政策讲给那个男人听,大体是希望他们节哀,按照政府的政策办理手续,快点处理尸体。站在现场,我可以理解那位工作人员的焦急,这两天他不知看了多少这样的情形,但如果尸体不快点妥善处理很容易蔓延瘟疫,到时候又会是一场巨大的灾难。那位老太太一边痛哭着,一边为孙女换下脏衣服,脱下鞋以后才发现忘记带袜子了。于是她把自己的袜子脱下来,穿在孙女的脚上。我不敢想象他们此刻是什么样的心情,那位父亲只是默默按照工作人员的指示讲孩子抬到平板车上,运送到专门的车上等待焚烧。
   
 
  过了一会儿,小男孩的亲人也来了。他的父母亲看起来年纪已经很大了,母亲什么话也说不出来,只是一直的哭。听完工作人员的解释后,年迈的父亲拖着母亲去办手续,但没走两步便被拖倒了。他只有仍下哭泣不止的母亲,独自走出了校门。
   
 
  回家的路上,遇到进城去买菜的解放军军车。听一位解放军讲,昨天晚上凌晨挖出来一具女教师的尸体,已经被压成几截了,好不容易才把身体找齐,拼好,而她的双手下面还护着三个学生。顿时,车上的人都沉默了。有一个熟识的人说,她才21岁,刚参加工作半年。

Gwen Tan said...

以肉身挡断墙 双亲舍命救幼女

  一名3岁的北川女孩获得父母的肉身保护,在与死神抗争43个小时后,昨天奇迹般获救,但她的父母却早已断气。


  新华网报道,小女孩获救后告诉当地媒体,她已经3岁了,叫做宋欣宜,并清楚地用词语指明了姓名中的每一个字。


  据报道,救护人员是在北川县城一个严重损毁的屋角处,看到眨着大眼睛的宋欣宜,而为她顶住瓦砾的就是已经身亡的双亲。


  进行救援的红军师装甲团的官兵说,其实他们在前天早上8时就发现这名女孩,但整个移位的墙壁压在小女孩和大人身上,他们没有合适的工具,无法将人救出。不巧当地又下雨,救援人员只能暂时拉起遮雨布帮女孩遮雨,并拿来牛奶、快速面等食品放到小女孩身边。


  还好,昨天早上来自辽宁的救援队员带来了切割机等专用设备,并已经在墙壁上打开了一个口子。倾斜的墙壁摇摇欲坠,救援队员一方面紧张地撬动砖头,一方面还要用木头支撑危墙,防止墙壁倒塌伤到小女孩和周围的人们。


  报道说,救援过程中,小女孩不时发出阵阵哭声更是让人揪心,因为不知道撬动砖头是否影响到了小女孩的腿,救援人员不敢不用力,又不敢太用力。


  到了早上9时40分,救援队员在人们的欢呼声中,终于将小女孩从危墙下面抱了出来。在熬过了雨夜和余震,历经40多个小时的搏斗后,小女孩战胜了死神。


  报道说,被救出的小女孩梳着两条小辫子,除了右额上一块已经结痂的硬币大小的伤疤外,脸上只有一些灰尘,清秀的面容惹人喜爱。但因为她的右腿长期受到压迫,已经严重坏疽。解放军官将女孩放到担架上,由军人负责抬担架,将女孩送到城外救护车能走到的地方去。


  在运送途中,小女孩的思维非常清晰,她告诉当地媒体,她的名字和岁数。她还说,自己已经上幼儿园,平时喜欢看电视和画画。


  在被抬上救护车之前,宋欣宜先后遇上医疗兵、医生和总理温家宝。医疗兵和医生为她的腿作了简单的治疗,温家宝则是来到小女孩身边进行了慰问。

Gwen Tan said...

一个在地震中痛失妻子的男子饱含深情,不忍将亡妻弃之野外,将其身体与自己绑在一起,用摩托车载着她前往当地的太平间。在极大悲痛的折磨中,他努力要给妻子些许死后的尊严

Gwen Tan said...

被埋孩子:阿姨出去吧,这里危险

  “下面有个孩子活着!”一个搜救队员回头向现场指挥喊,高兴得声音都变了调。隔离带外守候的家长们猛地都站了起来,用早就沙哑了的声音呼喊自己孩子的姓名。


  研究现场结构、制定营救方案……指挥部紧张地商议着。救援队队员、武警总医院护士赵海萍按照要求带着生理盐水爬上前去,争取在稳定孩子情绪的同时进行必要的前期救护。


  “我叫秦静文,阿姨,我的腿被压住了,我很疼……”在为孩子被困50多个小时仍有这么好的状态高兴的同时,同样作为母亲的赵海萍也为孩子的疼痛而揪心:“好孩子,你别多说话,别耗费体力,坚持住,叔叔们一定会把你救出去的。”


  由于情况过于复杂,救援工作进展艰难。大约两个小时后,人们才在秦静文的上方清理出了一个勉强可以探进半个身子的开口。


  这时候,接替赵海萍的救援队队员张艶君小心避过障碍物,探身进去给秦静文注射救护针剂。小姑娘配合地把胳膊伸向她,打完针后用微弱的声音说:“谢谢阿姨,你快出去吧,这里危险。”


  又过了1个多小时,秦静文终于获救。

Gwen Tan said...

一个战士抱着被救出的一个孩子,他的父母在这场地震中全部遇难。孩子的童真也给了这群一直神经紧绷面容严峻的的战士一些难得的笑容。

Gwen Tan said...

一名约60岁的老人来到了募捐点,衣服下摆已经破烂,脚上穿一双破烂的凉鞋,手中还拿着一个讨饭碗。在捐了5元后,又找遍身上的零钱,特地到银行兑换了一张百元现钞,放进了募捐箱。

Gwen Tan said...

身残志坚的她,每天要沿街乞讨保证自己能吃上一口饭,但在国难面前,她的行为让人感动,她把她仅有的几元钱捐给了灾区,画面定格在了这个感人的瞬间。

Gwen Tan said...

16日,四川江油县公安局女民警蒋小娟,在地震灾民庇护所,为一名地震灾区孤儿喂奶。

Gwen Tan said...

地震中的白衣天使们

Gwen Tan said...

5月15日,在四川北川县,子弟兵将老人们背到安全地带。

¤ Jolie Gan ¤ said...

脑袋混乱~~~
越看下去越不能呼吸~~~

Joey Chong said...

以上人物都是无名英雄,值得我们敬佩与赞颂。

Joey Chong said...



无名老人: 四川灾民比我更需要。。。

Joey Chong said...



她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Joey Chong said...



他抢救上百人,却顾不上自己的妻儿。

Gwen Tan said...



汶川地震20之最 感动!!!!

Gwen Tan said...



感动中国的十大灾区教师

Gwen Tan said...


汶川地震十大最感人语录

Gwen Tan said...

四川大地震赈灾歌曲 - 群星《承诺》



承諾
原曲: Beyond - 海闊天空
曲:黃家駒
詞:劉德華

多少人 多少幸福被搶奪 [張學友]
多少生活在一瞬間被埋沒 [莫文蔚]
一切變沉默 [許志安]
淚光在眼眶閃爍 [許志安+何韻詩]
塵埃沾滿了失落 的輪廓 [何韻詩 + 關淑怡]
(情願是我) [黃家強]

不必說 [容祖兒]
你們背後還有我 [容祖兒 + 李克勤]
未來就是崎嶇也會陪你過 [李克勤]
一個你 [曾志偉]
一個我 [梁詠琪]
扛起不需要脆弱 [梁詠琪]
前面越走一定會 越寬闊 [楊千嬅]
(你還有我) [農夫 + 健仔 + 阿強-溫拿]

誰都會有恐懼面對黑暗的角落 [劉德華]
為了你我再苦也不躲oh no~ [黃家強]
我要你重獲 原來的生活 [鍾鎮濤 + Maria Cordero]
認定了這一輩子的承諾 [側田]

不必說 [譚詠麟 + 鍾鎮濤]
你們背後還有我 [鍾鎮濤]
未來就是崎嶇也會陪你過 [周柏豪 + 劉浩龍 + 張繼聰 + 藍奕邦 + 應昌佑]
一個你 [at17]
一個我 [王菀之+ 方皓玟]
扛起不需要脆弱 [鄭欣宜 + 謝婷婷]
前面越走一定會 越寬闊 [方大同]

* 誰都會有恐懼面對黑暗的角落 [Eliza Chan]
為了你我再苦也不躲 [梁漢文 + 蘇永康]
oh~no [Eliza Chan]
我要你重獲 [泰迪羅賓]
原來的生活 [泰迪羅賓 + 陳奕迅]
(原來的生活) [Ad-libbed by 側田]
認定了這一輩子的承諾 [黃耀明]

** 縱然山搖地破 也要安然渡過 有你有我 ** [陳奕迅 + 譚詠麟 + 鍾鎮濤]

* 誰都會有恐懼面對黑暗的角落 [Lam Yee Sun]
we are the world [林子祥]
為了你我再苦也不躲 [Lam Yee Sun]
we are the world [林子祥]
我要你重獲 原來的生活 [羅家英]
認定了這一輩子的承諾 [汪明荃]

我要你重獲 [劉德華]
原來的生活 [譚詠麟]
認定了這一輩子的承諾 [劉德華 + 譚詠麟]

Acapella by Vega

* 誰都會有恐懼面對黑暗的角落 [泰迪羅賓 + 林敏聰]
為了你我再苦也不躲 [Girl group#1]
我要你重獲 原來的生活 [Girl group#2]
認定了這一輩子的承諾[Group]

* 誰都會有恐懼面對黑暗的角落 [Group]
為了你我再苦也不躲 [Group]
我要你重獲 原來的生活 [Group]
認定了這一輩子的承諾 [譚詠麟 + 鍾鎮濤+ 健仔]

* 誰都會有恐懼面對黑暗的角落[Group with 方大同 ad-lib]
為了你我再苦也不躲 [Group]
我要你重獲 原來的生活 [Group]
認定了這一輩子的承諾 [Group]
我要你重獲 [譚詠麟]
原來的生活 [鍾鎮濤]
認定了這一輩子的承諾 [譚詠麟 + 鍾鎮濤]